阮郎归 和静安韵
阮郎归 和静安韵。近现代。陈方恪。 岭云一径护松关。鞭梢眉月弯。壶觞萧寺驻雕鞍。秋寻山外山。欹雾鬓,绾风鬟。枫林图画看。玉笙遥隔翠微间。清欢重会难。
[近现代]:陈方恪
岭云一径护松关。鞭梢眉月弯。壶觞萧寺驻雕鞍。
秋寻山外山。
欹雾鬓,绾风鬟。枫林图画看。玉笙遥隔翠微间。清欢重会难。
嶺雲一徑護松關。鞭梢眉月彎。壺觞蕭寺駐雕鞍。
秋尋山外山。
欹霧鬓,绾風鬟。楓林圖畫看。玉笙遙隔翠微間。清歡重會難。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 陈方恪的诗(135篇) 〕
唐代:
高蟾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陽羨溪聲冷駭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為風露,曾為高秋幾度貧。
:
庞嵩
木密林中出凤梧,相年腊味称提壶。寻幽更着东瓜步,羡尔能从亦壮夫。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着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
宋代:
曹彦约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
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
入幕曾沾祿,之官始問津。邊城甘冷淡,世路識艱辛。
責重杯柈省,公馀簡冊頻。先人清白意,百世尚書紳。
:
刘摰
琳宫仙老鬓虽霜,不厌山头石径长。杖履更为他日约,姓名聊记旧碑旁。
琳宮仙老鬓雖霜,不厭山頭石徑長。杖履更為他日約,姓名聊記舊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