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宋代]: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不时听到篱笆边传来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

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捣成粉末用来果腹。我关切地询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

注释

檾(qǐng):同“苘”,俗称青麻。

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

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藜,植物名,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

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软:饱之意。

参考资料:

1、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121-125

2、夏承焘 等.苏轼诗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429-436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阳春曲

宋代张咏

东风习习吹庭树,知道春权移日驭。

青红独解露春心,凝冷无言避春去。

乾封驿早行

宋代陆游

己巳被驿书,乙亥戒徂两,扶衰犯霜露,疲惫不可状。

夜行星满天,晨起鸡初唱,槁枝烧代烛,冻菜撷供饷。

金缕曲 其二 题赵渊甫影

清代沙元炳

满面英灵气。有平生、撑肠拄腹,五千文字。读破诗书兼读律,打叠通何再世。

奈举目、河山都异。论语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经生事。

谢黄森惠诗并草书

宋代文同

南{左耒中昔右阝}黄夫子,生平气凛然。

吟诗旧有癖,写字近方颠。

南窗遗教为刘道亨编修赋

明代程敏政

南窗人去几朝昏,遗墨能看一卷存。素楮装潢皆手泽,缥囊舒卷半啼痕。

后生继述心良苦,先达流传道可尊。风散芸香沾剩馥,春回兰玉长芳根。

简孙正字

宋代赵师秀

空斋兀兀难消日,况入中年睡亦疏。

洗釜煮蔬留客饭,卷帘移菊看人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