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一作:衷)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唐代]:杜牧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中一作:衷)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中一作:衷)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译文
多少感慨从内心涌上不能自已,一声画角夕阳照在楼头。
对着碧山整日思念无尽,到哪年愁恨可与芳草一同罢休?
睫毛就在眼前却总是看不见,大道本非身外还去何处求?
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张公子,以上千首诗篇蔑视那万户侯。
注释
九峰楼:在今安徽贵池东南的九华门上。一作“九华楼”。
百感:指内心种种复杂的情感。中:一作“衷”,指内心。
芳草:象征贤者。即:一作“始”。
长:一作“犹”。
得似:能像,能比得上。张公子:指张祜。
轻:作动词,轻视、蔑视的意思。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23
2、吴 鸥.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94-95
3、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5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六年(846年)杜牧池州刺史任上。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秋天,张祜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出任池州刺史的杜牧。两人遍游境内名胜,以文会友,交谊甚洽。此诗即作于此次别后。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5
2、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4-1076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
宋代:
孙觌
吟牵东阁兴,静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边。不见门生莠,歌钟尚隐然。
吟牽東閣興,靜憩北窗眠。窟小中生月,文高迥入玄。
回看甲乙第,已到巳辰邊。不見門生莠,歌鐘尚隐然。
宋代:
释道潜
玉秀兰芬好弟昆,时来挟册视田园。囷场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玉秀蘭芬好弟昆,時來挾冊視田園。囷場古木千章合,彷佛秦人避世村。
清代:
杨玉衔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
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
草草庖廚着意瑩。盤盎寒生。攜鋤種菜荒田,認桂枝、量記窗棱。
少年無賴事,回首分明。老覺岩阿有舊盟。鶴友猿朋。
宋代:
刘弇
提壶芦能送好声,客来长是及门迎。惜花待著连天幕,赌酒须翻卷海觥。
提壺蘆能送好聲,客來長是及門迎。惜花待著連天幕,賭酒須翻卷海觥。
明代:
曹义
解组归来雪满颠,优游林壑度馀年。春风绕舍多栽竹,夏日临池独看莲。
高兴每因清醑适,闲情常对白云眠。客来关款无盘饤,旋钓槎头缩项鳊。
解組歸來雪滿颠,優遊林壑度馀年。春風繞舍多栽竹,夏日臨池獨看蓮。
高興每因清醑适,閑情常對白雲眠。客來關款無盤饤,旋釣槎頭縮項鳊。
南北朝:
王寂
紫霞山寺久不来,往昔破碎今摧颓。一钵残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门楣金乌经雨泣,殿脊铁凤含风哀。安得使君鞭紫马,咄嗟檀施随缘来。
紫霞山寺久不來,往昔破碎今摧頹。一缽殘僧饫藜藿,百身古佛眠莓苔。
門楣金烏經雨泣,殿脊鐵鳳含風哀。安得使君鞭紫馬,咄嗟檀施随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