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韩翃 >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唐代]: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直译

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

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

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

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

注释

程延:一作“程近”,事迹不祥,诗人的诗友。

簟(diàn):竹席。

空城: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澹月华:月光淡荡。澹,漂动。

星河:即银河。

砧杵(zhēn chǔ):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砧,捣衣石。杵,捣衣棒。

节候:节令气候。

心期:心所向往。卧:指闲居。落空。

向来:刚才。秀句:诗的美称。

鸣鸦:天晓鸦鸣。

参考资料:

1、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2、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58-259

3、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题意为程延有《秋夜即事》诗来赠,韩翃作本诗酬答之。就六、七句观之,当为诗人闲居无职时所作。

参考资料:

1、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9-180

韩翃简介

唐代·韩翃的简介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 韩翃的诗(171篇)

猜你喜欢

孙信臣

王粲初开井,山翁旧醉池。

林掩羊公庙,渊沈杜预碑。

以行自西山还相访

明代何景明

闻汝西山去,题诗十日还。独行翠微里,应到玉泉湾。

石璧云孤袅,冬岩菊自斑。烟霞发妙思,高咏眇尘寰。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四十三

清代姚燮

秦尘起关朔,西挟太行走。排风入东界,齐鲁遍苍狗。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奔车陷低穴,惊马折其首。

题无锡杨氏壶中九老图为荫北少枢作

清代夏孙桐

竹林花萼尽英耆,入洛行窝又一时。各有声名传日下,相看杖履趁春期。

老人南极占星聚,雅集西园入画宜。乡望家祯成国故,从来此会独标奇。

题王晋卿所藏郑虔著色山水图

宋代曾肇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

滕县

明代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