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春情

[宋代]:苏轼

道字娇讹苦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睡梦中柔声细语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来到她的梦中?

假如不是跟他梦中欢会呀,

为何见她早起时发髻斜倾?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体轻盈,

红窗内她睡得甜不闻莺声。

那使人困意浓浓的天气呀,

已不知不觉地快要到清明。

注释

“道字”二句:意谓少女说话时咬字不准,还不应在闺房中做多情的春梦。 

朝来句:谓低头沉思不知何故。 

趁燕:追上飞燕。这句写荡秋千。 

睡重不闻莺:睡得很浓连莺啼声也听不见。清贺裳《皱水轩词签》评以二句云:“苏子瞻有铜琵铁板之机,然其《浣溪沙·春闺》曰:‘彩索身轻长趁燕,戏窗睡重不闻莺。’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风残月’之下?”

因人天气: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气。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公娼行

洪繻

华人以娼为败风,东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税夜夜同,公娼厅事明灯红。

插花盈头发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贴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摇玲珑。

相书语(张璟藏论妇人相引此)

两汉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真定行宫晚坐

弘历

别馆花宫侧,轩斋阅岁年。晚芳生意趣,古干静因缘。

新月才堪对,清宵剧可怜。朦胧香阁影,空色悟初禅。

仲常龙图自广移帅闽

宋代郑侠

去年牙戟海边城,空望门阑涕泗横。

今日去旄东向梦,那知高纛此中迎。

长相思 秋怨

明代黄鸿

倚栏杆。步栏杆。鹈鴂三更枝上寒。如何桂影圆。

记难难。话难难。那堪清漏唤邯郸。啼红烛未残。

临江仙 花朝后一日新河屏前寄赠所摄红梅图片一帧并以“一枝春”为题约赋适与外子罗岗访旧归来成此塞责

周燕婷

几日雨微风细,轻寒不碍春归。任它眉眼笑人痴。

青衫过旧浦,紫燕啄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