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孟浩然 > 彭蠡湖中望庐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

[唐代]: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山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的月亮绕生光晕,船工知道即将要起风。

张挂起风帆等候天亮,泊船在浩渺的平湖中。

船行中流突然现匡庐,威镇九江气势正豪雄。

暗黑的山体凝成黛色,峥嵘的山势屹立曙空。

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很久就想去追随尚子,况且到此缅怀起远公。

我限于此次行役匆忙,不曾有片刻休憩山中。

淮海的路途不及一半,星转霜降又要到年冬。

寄言栖隐山林的高士,此行结束来隐与君同。

注释

彭蠡湖:即今鄱阳湖。庐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亦名匡山,义名匡早。

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月晕:月亮周围所起的一圈光气。

知天风:古人有“月晕而风”的说法,所以舟子凭月晕而知道即将起风。

挂席:悬挂起船帆,谓开船。

明发:天亮,拂晓。

匡阜:庐山别名。庐山古名南障山,又名匡山,总名匡庐。

九江:即指浔阳江。

黤(yǎn)黕(dǎn):深黑不明。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

容霁:一作“凝黛”。黛:青黑色颜料,古代妇女用来画眉。

峥嵘: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

当:耸立。

曙空:明朗的天空。

香炉:香炉峰。庐山的北峰状如香炉,故名。

尚子:即尚长,东汉时的隐士。《高士传》记载:“尚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建武中,男女婚嫁既毕,断决家事不相关,当如他死。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远公:即慧远,晋代著名僧人,隐居于庐山。

限:束缚。于役:有事远行。《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微躬:身体,自谦之辞。

星霜:星宿,一年循环周转一次。霜,每年因时而降。所以古人常用“星霜”代表一年。

岩栖者:指那些隐士高僧。

毕趣:“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之趣。

参考资料:

1、谈会金编注.庐山东、西林寺历代诗选.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30-131

2、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2-64

创作背景

  孟浩然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出游湘赣,这首诗当作于诗人为张九龄幕府从事时因公出差经彭蠡湖(即今江西鄱阳湖)往扬州途中。

参考资料: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2-64

2、李景白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75-76

孟浩然简介

唐代·孟浩然的简介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 孟浩然的诗(286篇)

猜你喜欢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

宋代朱熹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金山

宋代王洋

突兀波心倚翠空,他年金碧照鱼龙。

火烧水转休惆怅,且看中流树荫浓。

东滨为陆鸿胪文东赋

明代顾清

东江南去接东湖,湖上人家画里居。绿树映门皆合抱,清波动影欲侵裾。

诗书并沐明时宠,山水遥连故国馀。何日扁舟遂归志,西风相引钓鲈鱼。

捕鱼图为夏得中题

明代倪谦

烟渚蒹葭扑晴雪,蓼花暗染猩猩血。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

大船小船高揭篷,罾罩竞入洄流中。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

摸鱼儿 登凤凰台

宋代梁栋

枕寒流、碧萦衣带,高台平与云倚。燕来莺去谁为主,磨灭谪仙吟墨。

愁思里。待说与山灵,还又羞拈起。箫韶已矣。甚竹实风摧,桐阴雨瘦,景物变新丽。

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唐人绝句作送崔驸马赴衮州)

唐代白居易

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