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黄几复

[宋代]:黄庭坚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住在北方海滨,而你住在南方海滨,欲托鸿雁传书,它却飞不过衡阳。

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你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三折肱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隔着充满瘴气的山溪,猿猴哀鸣攀援深林里的青藤。

注释

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

黄几复:名介,南昌人,是黄庭坚少年时的好友,时为广州四会(今广东四会县)县令。

“我居”句:《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四立壁:《史记·司马相如传》:“文君夜奔相如,相如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蕲:祈求。肱: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

瘴溪:旧传岭南边远之地多瘴气。

参考资料:

1、朱安群 译注.黄庭坚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3-85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此时黄庭坚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名介,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交情很深,黄庭坚为黄几复写过不少诗。此时黄几复知四会县(今广东四会县)。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04-506

黄庭坚简介

唐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 黄庭坚的诗(2085篇)

猜你喜欢

送陈给事中赴湖广参议

明代李舜臣

秋高凭远色,为送武昌行。画省名原重,参藩位不轻。

江楼千里目,湘竹四时情。试发郢中倡,应希和者声。

寿黄贰守琮七言长律十六韵

明代龚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气压三吴。故家礼乐新文运,泽国山河旧霸图。

昭代贤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鹏翼,尘满南阳识凤雏。

九曲櫂歌十首

宋代白玉蟾

寂寂秋烟锁碧湾,往年此地有禅关。

不神移入龙宫去,一夜风雷吼万山。

摸鱼儿十五首 其七

清代蒋士铨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送李志宁归省

明代程通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苏州天赐庄重谒梦苕师

近现代严古津

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

吴下言夫子,江东阮步兵。龟堂诗万首,笺注喜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