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

[唐代]: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什么时候心绪能全然没有什么事,能得到如春天的百尺游丝一样的春思呢?

注释

日日:意为一天天。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春光:泛指春天明媚妍丽、富于生命力的景象。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汉陆贾《新语·道基》:“润之以风雨,曝之以日光。”

山城:依山而筑的城市。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回楼。”

心绪:心思,心情。隋孙万寿《远戍江南寄京邑亲友》诗:“心绪乱如麻,空怀畴昔时。”浑无事:即全无事。浑:犹全。

游丝:指春天时虫类吐在空中而四处飞扬的细丝。南朝梁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篇》:“游丝映空转,高杨拂地垂。”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371

2、刘学锴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6-1207

创作背景

  李商隐擅长抒写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这首诗即写于某年春天,作者因春光引发一种微妙感受而作此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 李商隐的诗(491篇)

猜你喜欢

次韵文士颖留题李子充双寂轩诗

郭印

默默幽轩祗自知,天人一理未容欺。

檐光坐揖青山入,窗影閒看白日移。

馀思

明代郭之奇

或歌或罢有馀思,不可如何赋远而。日月惊心成老大,风云逼眼动愁悲。

人间美景当头错,山背烟容觌面欺。斗室何关终古事,此中惆怅复谁知。

宫词一百首

宋代岳珂

金城十仞据阳池,三镇高扃死不随。

自是天恩浃肌髓,不关左衽限戎夷。

世美归侍政府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作诗送之 其八

南北朝邹浩

芜城兆霜雪,颍川凋芰荷。昔别情已矣,今别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车悬■。后日知谁同,蝉声犹暮多。

送宋承旨归觐大母刘太夫人

薛似宗

远冲风雪渡钱塘,欲趁春风到故乡。

百岁报刘知日短,一身许国喜心长。

返照

明代林光

返照千林酒一卮,晚山刚对弄雏时。眼中触处成真乐,身外浮名总不知。

元亮贫来还乞食,尧夫老去只游嬉。行云流水无穷意,老树精应不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