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杜甫 > 夏日李公见访

夏日李公见访

[唐代]: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间暑气轻微,于是公子前来与我交游。

贫寒的居室像农家房舍,僻静地靠近在城南楼。

我的邻居十分淳朴,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们求助。

隔着墙壁呼唤西邻:“请问你家有没有酒?”

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

清风从左右吹进屋里,客人惊讶不已以为到了初秋。

抱歉的是檐下鸟儿太多争斗不止,院中林叶太密蝉鸣太稠。

这繁杂的吵噪声一定使您苦恼,唉,谁说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幸而池中的莲花晚来清丽,希望凭着这点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唯恐坛中酒尽您还不能尽兴,请允许我起身另为您寻求。

注释

李公:李炎,时为太子家令。

远林:即远郊的林子。薄:稀少,稀薄,指远林暑气稀薄,可以避暑。

过:拜访,探问。

村坞(wù):村庄。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坞”。

僻近:靠近。

浊醪(láo):浊酒。

喧(xuān):声音杂乱。

稠:众多。

此物:指蝉。聒(guō):吵闹。

水花:莲花。

淹留:长期逗留。

樽(zūn):酒杯。

参考资料:

1、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78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1-42

3、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55-56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夏,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一日有人李炎来访便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55-56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寓京二首

宋代俞桂

车马滔滔厌软红,湖边秋意属西风。

木犀初放荷花老,买个船儿学钓翁。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其五

元代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径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还似识,相亲水鸟自忘情。遐方且喜丰年兆,万顷青青麦浪平。

冬日杂兴二首 其二

明代王夫之

零露润枯桑,运回辞故枝。栖禽深婉昵,欲与终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况延晨吹。晶宇垂玉绳,瑶光空陆离。

金刚随机无尽颂·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宋代释印肃

庾岭问南能,踏碓到三更。

谁知憨俗汉,绍祖列传灯。

月夜泊石牛

清代金居敬

人静黄昏后,扁舟泊石牛。乱虫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乡心远,诗分客路忧。姮娥流素影,伴我住滩头。

得东山居主人恋家不出因借戴希周渔乡居赋杂兴六首 其二

宋代许及之

借得渔乡住,蟾光忽满轮。金波随短棹,银汉有通津。

几度中秋月,今宵自在身。一尊消得醉,眼底欠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