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李公见访
夏日李公见访。唐代。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唐代]: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
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清风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喧,叶密鸣蝉稠。
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净,庶足充淹留。
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遠林暑氣薄,公子過我遊。
貧居類村塢,僻近城南樓。
旁舍頗淳樸,所須亦易求。
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否?
牆頭過濁醪,展席俯長流。
清風左右至,客意已驚秋。
巢多衆鳥喧,葉密鳴蟬稠。
苦遭此物聒,孰謂吾廬幽?
水花晚色淨,庶足充淹留。
預恐樽中盡,更起為君謀。
译文
我住的地方在郊野林间暑气轻微,于是公子前来与我交游。
贫寒的居室像农家房舍,僻静地靠近在城南楼。
我的邻居十分淳朴,所缺之物也容易向他们求助。
隔着墙壁呼唤西邻:“请问你家有没有酒?”
邻居从墙头递过一坛浊酒,于是开席,俯身畅饮不休。
清风从左右吹进屋里,客人惊讶不已以为到了初秋。
抱歉的是檐下鸟儿太多争斗不止,院中林叶太密蝉鸣太稠。
这繁杂的吵噪声一定使您苦恼,唉,谁说我的茅屋寂爽清幽?
幸而池中的莲花晚来清丽,希望凭着这点景致足以把您挽留。
唯恐坛中酒尽您还不能尽兴,请允许我起身另为您寻求。
注释
李公:李炎,时为太子家令。
远林:即远郊的林子。薄:稀少,稀薄,指远林暑气稀薄,可以避暑。
过:拜访,探问。
村坞(wù):村庄。村外筑土形成的小土堡叫做“坞”。
僻近:靠近。
浊醪(láo):浊酒。
喧(xuān):声音杂乱。
稠:众多。
此物:指蝉。聒(guō):吵闹。
水花:莲花。
淹留:长期逗留。
樽(zūn):酒杯。
参考资料:
1、韩成武.杜甫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7-78
2、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41-42
3、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55-56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年)夏,时杜甫居长安下杜城。一日有人李炎来访便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张忠纲.杜甫诗选:中华书局,2005:55-56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
清代:
姚鼐
猎猎霜风拂袂斜,偶携僧裓入㟏岈。山蟠句曲横青霭,树自深岩上碧霞。
霄汉奎章藏鹫岭,人天法会忆龙华。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獵獵霜風拂袂斜,偶攜僧裓入㟏岈。山蟠句曲橫青霭,樹自深岩上碧霞。
霄漢奎章藏鹫嶺,人天法會憶龍華。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明代:
潘希曾
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東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曉色開。五日新正渾醉裡,百年殘夢又春來。
他鄉綵燕随緣看,何處雲鴻寄劄回。料得故人多健在,尋芳聯辔滿金台。
明代:
薛侃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元氣周九垓,時阖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台。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元代:
袁桷
弱冠不饮酒,篝灯横玉绳。或云酒中趣,湛湛浮云蒸。
弃书试其言,杲若乌轮升。天根转晴雷,坚城为之崩。
弱冠不飲酒,篝燈橫玉繩。或雲酒中趣,湛湛浮雲蒸。
棄書試其言,杲若烏輪升。天根轉晴雷,堅城為之崩。
金朝:
边元鼎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鳳紙銜封玉鏡台,繡鸾傳記已相猜。傾城笑臉千金樣,莫對閒人一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