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雨中花·夜行船

雨中花·夜行船

[宋代]:苏轼

至九月,忽开千叶一朵。雨中特为置酒,遂作。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年百花盛开的时节,整天吹着东风,深院高墙里面,散发着轻轻的茶烟。只有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听说城西,长廊连着古寺,甲第带着名园。那里有“醉贵妃”和“御黄袍”这两种珍稀牡丹,使我留恋。

清明已经过了,残花无处可归,对此不禁泪洒怀前。渐近深秋了,为何这枝牡丹,依然这般红艳?还是设宴会客,暂且追随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吧,这难逢的牡丹秋日花开,肃杀的秋风可不会怜惜。还不如留住这美妙姿色,开在明年春天。

注释

花时:花开的时节。

荡扬:轻轻地飘飞、扬起。

柳絮榆钱:飘扬的柳花和榆荚。

甲第:权贵的宅院。名园:有名气的园林。

国色带酒:指绯红色牡丹,今名“醉杨妃”。“天香染衣”指贡黄色牡丹,今名“御袍黄”。袂,衣袖。

高会:场面盛大的宴会。短景:短促的光阴。

清商:指秋天。

不暇馀妍:是说牡丹艳丽的日子不长了。妍,美丽。

参考资料:

1、王宜瑷 王水照.苏轼诗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48-149

2、孔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280-281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在知密州任所的苏轼听说有一枝牡丹偶然开放,他的心禁不住为之一动,于是特意置酒会客,共赏名花,并挥笔写下了这首《雨中花》。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8-79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秋思

宋代释斯植

雨过山城日又西,西风一阵木犀开。

莫将心事凭秋雁,恐带边愁入梦来。

自遣

明代许继

卧疴人事违,流景自如昔。年年溪南村,霜叶千树赤。

既为升平民,所好胡不得。耕凿给妻孥,相看至头白。

盗贼

宋代刘敞

村落枹鼓起,城楼刁斗频。畏涂深虎豹,行路入荆榛。

故老人人怨,烽烟处处新。桃源容客棹,属意武陵春。

颂古五十五首

宋代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谢岩起惠支颐二首 其二

宋代韦骧

引髭聊试颇安然,正好凭依学坐禅。儿女环观齐指笑,朱颜犹未怯双莲。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

宋代黄庭坚

武昌参佐幕中画,我亦来追六月凉。

老子平生殊不浅,诸君少住对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