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行
石笋行。唐代。杜甫。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唐代]:杜甫
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
苔藓蚀尽波涛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难明论。
恐是昔时卿相墓,立石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
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嗟尔石笋擅虚名,后来未识犹骏奔。安得壮士掷天外,
使人不疑见本根。
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古來相傳是海眼,
苔藓蝕盡波濤痕。雨多往往得瑟瑟,此事恍惚難明論。
恐是昔時卿相墓,立石為表今仍存。惜哉俗态好蒙蔽,
亦如小臣媚至尊。政化錯迕失大體,坐看傾危受厚恩。
嗟爾石筍擅虛名,後來未識猶駿奔。安得壯士擲天外,
使人不疑見本根。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
清代:
蒋诗
舟行逼除夕,怅怅欲何之。岁暮天涯客,关河此夜思。
更深人语寂,雨急漏声迟。独坐篷窗下,无心对酒卮。
舟行逼除夕,怅怅欲何之。歲暮天涯客,關河此夜思。
更深人語寂,雨急漏聲遲。獨坐篷窗下,無心對酒卮。
明代:
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執手向城隅,送君歸鯉湖。風濤危渡峽,雨雪倦登途。
遣日攜書卷,消寒問酒垆。不須嗟伏枥,千裡待名駒。
:
李能哲
故人似春色,新岁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满园行看花。
别来多旧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诗情健,同吟对落霞。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别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