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周邦彦 >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宋代]: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

因为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倚着栏干发愁?那就问一问长亭前的柳树吧!

注释

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46字。上、下阕各23字4句3仄韵。

共:介词,同、跟。春山:古诗中一般将美人的秀眉比喻为春山。春山:春天里的山野。

可怜:可惜。长皱:指经常愁眉不展。

湿:沾湿,打湿。此句用李商隐《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及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恐花也、如人瘦:罗忼烈云: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程垓《江城梅花引》“一夜被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朱淑真《菩萨蛮》“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皆自清真句化出。

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玉箫:玉制的箫,此处为箫的美称。闲久:闲置巳久,久未吹箫。

知音:喻知心人。

但:只。取:助词,表动态。亭:古代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参考资料:

1、陆林编注.宋词 白话解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1

2、周子瑜编著.柳永周邦彦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1

创作背景

  清人沈雄《古今词话》引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这首词是周邦彦写给汴京名妓李师师的,但此说未必可信。《清真词》编此词人“春景”类,无题,考其内容,显然是描写“闺情之作”。

参考资料:

1、周子瑜编著.柳永周邦彦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1

2、林方直,王志民主编.宋词精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102-103

3、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968-969

周邦彦简介

唐代·周邦彦的简介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 周邦彦的诗(286篇)

猜你喜欢

万花川谷

宋代杨万里

无数花枝略说些,万花两字即非夸。

东山西畔南溪北,更没溪山只有花。

寿太师 其一

宋代吴顺之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

黄淡思歌 其一

明代李攀龙

肠作辘轳转,泪作素绠垂。独坐不能言,傍知思忆谁。

题桃源手卷

宋代陆文圭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题善山院

宋代许安仁

瓦炉柏子袅残烟,午梦醒时一畅然。不悟功名负终老,荒山饥走又三年。

送彭稚修之兰溪文学并寄胡元瑞

欧大任

一毡南去客为星,自爱名山手勒铭。叱石洞门含雨白,撷兰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词人赋,绛帐今传博士经。何可鸱夷无尔辈,浊醪应到子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