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唐代。张泌。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位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唐代]:张泌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位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
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煙收湘渚秋江靜,蕉花露位愁紅。五雲雙鶴去無蹤。幾回魂斷,凝望向長空。
翠竹暗留珠淚怨,閑調寶瑟波中。花鬟月鬓綠雲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風。
译文
湘江无烟,一片宁静,带露的美人蕉哀泪湿红。舜帝驾鹤飞去影无踪,二妃啊,几回回魂断望长空。
翠竹上留下他们斑斑泪痕,幽怨的瑟声弹起在湘江浪中。如花似月的二妃鬓云浓重。而今在湘妃祠中灰遮尘蒙,粉销香冷,相伴苦雨凄风。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
湘渚:湘江的水边陆地。
蕉:美人蕉。
五云白鹤:仙人所乘的五色云彩和双双白鹤。
翠竹:翠竹上留下带怨的珠泪。这里用湘妃的故事。据《述异记》载,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竹文全成为斑。故称为“斑竹”或“湘妃竹”。
闲调:在湘江波浪中,湘灵弹起了宝瑟。调:弹奏。《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湘灵即湘妃,即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楚辞·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此。
花鬟(huán):花如鬟,月如鬓,绿云如发,一层又一层。这是一种艺术的联想,较一般比喻更开阔自由。 绿云重:形容鬓发浓美。
古祠:指今湖南湘阴北洞庭湖畔之黄陵庙,即湘妃祠。
参考资料:
1、赵伯陶.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46页
2、王丙岐 .中国古代佞幸史(上、下):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6月:第104页
创作背景
词人在唐末的秋天的早晨来到湘江畔,由于映入眼帘的湘江边的景物阴冷凄凉,内外冷寂的湘妃祠中挂着二妃美丽的容貌画像,让他想起了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感人故事,酿造出一股凄凉愁怨的情味,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王锤陵.唐宋词鉴赏:四川辞书出版社,2007-1:第58-59页
2、陈磊 / 龚祖培 .唐五代词300首:天地出版社,2004-1-1:第244-245页
唐代·张泌的简介
张泌,字子澄,唐末重要作家,生卒年约与韩偓(842-914)相当。
...〔
► 张泌的诗(49篇) 〕
宋代:
邓林
六出花开不待春,滕神工巧夺天真。野人富贵无心得,门巷璚瑶一夜新。
六出花開不待春,滕神工巧奪天真。野人富貴無心得,門巷璚瑤一夜新。
宋代:
释居简
星历新传误,无人重讲明。日中阴似夜,春半冷如正。
柳欲眠还醒,花犹染不成。燕归多日了,犹自未闻莺。
星曆新傳誤,無人重講明。日中陰似夜,春半冷如正。
柳欲眠還醒,花猶染不成。燕歸多日了,猶自未聞莺。
两汉:
佚名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辰出街頭,酉歸堂内,切須規矩随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曆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誇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明代:
杨慎
杨林今日是昭关,白首拘留未得还。渔父浣纱浑不见,断肠今古泪潺湲。
楊林今日是昭關,白首拘留未得還。漁父浣紗渾不見,斷腸今古淚潺湲。
明代:
王廷陈
芳春骤青骊,遨游楚江滨。道旁若堂封,云是吕王坟。
衢路化陌阡,台馆尽烧焚。阴风啸寒鸱,古隧翔狐群。
芳春驟青骊,遨遊楚江濱。道旁若堂封,雲是呂王墳。
衢路化陌阡,台館盡燒焚。陰風嘯寒鸱,古隧翔狐群。
元代:
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舊遊何處覓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樹側,鴛鴦驚起逐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