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绝句

[唐代]: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儿芳香的楸树紧靠钓矶生长,树上刚开的花蕊不应很快就凋谢。

不如在我醉眠不醒时让风把它全部吹掉,怎能忍心醒时看着它被雨打得七零八落呢。

草堂门外一群鸬鹚离去之后好久都不返回,沙头又突然出现我竟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

从今以后鸬鹚应当了解我是如何喜欢它们,天应当飞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长满了整个竹林,要紧关柴门以断绝往来人行。诗人借口保护春笋不想再同外界来往。

一定要精心保护头批竹笋成长,客人到来随他怎样嗔怪我都不出迎。

注释

楸(qiū)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小花。倚钓矶:是说楸树紧靠钓台。

斩新:崭新。未应飞:大概还未落掉。

可忍:哪忍。

鸬鹚(lú cí):水鸟名。又叫鱼鹰。

沙头:岸头。眼相猜:眼生;心怀疑惧。

知人意:知道人无害它之意。

密掩:紧闭。

会须:定要。上番:轮番。看:看守。

从嗔(chēn):任客嗔怪。

参考资料:

1、熊柏畦.杜甫绝句注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第24-25页

2、(唐)杜甫著.龚笃清选注,杜甫诗精选精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3:第204页

3、李寿松,李翼云著.《全杜诗新释 中》:中国书店,2002.12:第702页-第703页

4、李谊注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04月第1版:第167页-第168页

创作背景

  这三首绝句诗作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春天,杜甫往往将目光投向自然,江边花树、园中新竹成了杜甫的抒情写怀的对象,《三绝句》即表现了这种生活。

参考资料:

1、李谊注释.杜甫草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04月第1版:第167页-第168页

2、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256页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菩萨蛮 其四

清代陈维崧

后堂恰与中门近,当时日傍飞蝉鬓。犹记捉迷藏,水晶庭院凉。

侍儿前后逻,何计将他躲。匿笑颤花枝,鞋尖露一丝。

栖云庵

宋代李纲

禅老幽栖地,云峰尺五天。江湖萦缟带,世界廓青莲。

说法三乘外,藏身万象巅。潜虬蟠不去,应听祖师禅。

无题集玉溪生诗十九首 其二

胡士莹

春阴只欲傍高楼,楼上黄昏望欲休。蜡照半笼金翡翠,绣檀回枕玉雕锼。

宓妃腰细才胜露,王粲春来更远游。目断故园人不至,花明柳暗绕天愁。

秋兰篇

魏晋傅玄

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

双鱼自踊跃,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

偶成

明代贺钦

年老睡还少,夜长醒更多。土床烟火足,趺坐默吟哦。

谢白乐天招

韬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
惟能引水种金莲。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