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南歌子·湖景

南歌子·湖景

[宋代]:苏轼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古岸上开挖出青葑下的湖泥,在新渠里流淌着葡萄色的绿酒。您会看到:湖光映满万家画楼。请记住:以后顺路就可进入浙西的杭州。

中秋佳节承接在梅雨之后,我的余生寄托于一叶小舟恰好把菱角与鸡头,还有月明时的千顷西湖,同时保留。

注释

南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南柯子》。

青葑(fèng):葑,即菰根,也称茭白根。《晋书·毛璩传》:“四面湖泽,皆是菰葑。”何超《晋书音义》卷下引《珠丛》:“菰草丛生,其根盘结,名曰葑。”傅斡《注坡词》注:“今江东有葑田。公时请修西湖,大开水利。”

新渠:新开出的水渠。此指东坡任杭州太守后所疏浚的茅山河和蓄泄湖水的盐桥河。

会:恰巧,适逢。

他年扶病入西州:意谓将来依旧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西州:(汉)晋时称凉州为西州,因在中原之西而得名。

佳节连梅雨:谓端午节期间适遇连绵梅雨天气。

叶舟:小船。谓舟形像一树叶的样子。

将:取、拿。鸡头:也称“芡实”,俗名鸡头。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种子球形,黑色,称“鸡头米”,可供食用、药用或酿酒。

参考资料:

1、薛玉峰著,苏东坡词今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09,第139页

2、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24-1027页

创作背景

  此词是苏轼游西湖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

参考资料:

1、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编著,苏轼词新释辑评 (下册),中国书店,,第1024-1027页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閒中有感三首 其一

张元祯

日出群动兴,方寸交榛棘。慕盈倾身构,拔悭一毫惜。

痴蠢强干运,黠慧恣探匿。哀彼仁义途,荒秽视无益。

泉州惠安县迎藏经请小参偈

释宗杲

稽首十力大导师,三界独尊无比况。

示现成佛转法轮,广演无边契经海。

送姚处士归亳州

唐代刘得仁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游灌顶三首

舒坦

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

日日飞烟云雾敛,不妨掌上看乾坤。

生辰谢邵广文惠惠仁者寿赋

宋代张栻

左弧念当辰,藐此卧岁晚。

重云不予荫,敢望滋九畹。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其一

宋代曹彦约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

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