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渚诗

[南北朝]:谢灵运

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中渡过渔浦潭,天明到达富阳城。

望了眼定山那缥缈的云雾,名胜赤亭也没泊舟稍停。

逆流而上惊湍急流撞击去舟,崖岸曲折参差凹凸阻遏行程。

尽管我没有伯昏无人的气概,竟然如吕梁丈夫般闯过险泷。

水相继而至是它习惯了山坎,两山相重正好能够托身安命。

平生之志本来在于幽栖养生,只因意志薄弱陷于困顿之境。

为追求人仕干禄已天长日久,如今总算实现了远游的许诺。

我往日的心愿渐渐得到舒展,世间万事全都零落不值一说。

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清明旷达,随物推移从此如同龙蛇尺蠖。

注释

富春渚(zhǔ):指富阳县境的富春江渚。

宵:晚上。济:渡。渔浦:富春东三十里,其对岸即钱塘之六和塔。

旦及:早晨到达。郭:富春县城郭。

定山:亦名狮子山。缅,远。

赤亭:在定山东十余里。淹薄:停留。

溯流:逆水而行。惊急:指惊涛急流。

圻(qí):指曲折的崖岸。参错:参差交错,形容崖岸之奇险。

亮:坚贞。伯昏:即伯昏无人,春秋时郑国人。

吕梁:山名。

洊(jiàn)至:再至,相继而至。

协:合。幽期:指隐居的愿望。

沦:陷。踬(zhì):跌倒,此指挫折。微弱:意志不坚强。

久露:久遇。干禄(lù):求禄做官。

远游:枉道新安,故称远游。诺(nuò):答应。

宿心:即宿愿,指隐居。申写:舒展。尘世的一切俗事从此完全抛却。

怀抱:心胸。昭(zhāo)旷:开朗豁达。

外物:身外之事,即世事。龙蠖(huò):《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参考资料:

1、金牛江,金向银著.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57

2、王友怀 魏全瑞主编.昭明文选注析:三秦出版社,2000年01月:304

创作背景

  元嘉三年(426)元月,刘文帝诛徐羡之、傅亮、谢晦,诏谢灵运为秘书监,不就,文帝使范泰致书敦奖,乃出。始宁去京都水陆一千四百七十五里,经绍兴、杭州、湖州、宜兴,谢灵运却枉道新安、宣城。为悼念庐陵王刘义真被废杀于新安而故有此行。这首诗便是作者途径新安的富春渚时所作的,时间是元嘉三年(426)。

参考资料:

1、金牛江,金向银著.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03:257

谢灵运简介

唐代·谢灵运的简介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 谢灵运的诗(151篇)

猜你喜欢

武功阻雨呈康德涵状元三首 其三

明代郑岳

关辅多英俊,抡魁迥不凡。清樽延款语,细雨湿征衫。

绝粒离烟火,行空脱辔衔。西归仍有约,拉我访云岩。

跋虞丞相与赵撙节使帖还其犹子济二首

宋代杨万里

虞丞相与赵将军,同策江淮第一勋。

大羽进贤今寂寞,凌烟颂里感风云。

安乐窝中吟 其六

宋代邵雍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

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送程三水天翼内擢

清代陈恭尹

操存不改旧书生,几载官衙饭菜羹。小郭自临三水上,十州同识独清名。

俸钱每用填民歉,坐舫时因送客行。我从能言言不尽,口碑先已到神京。

中秋下浣次计幕诸公佳什之韵

赵善括

驹隙匆匆不暂留,谁能宴坐学裴休。

君携嘉客江亭醉,我泛扁舟楚泽秋。

雨鸠

向雪湖

曈曨晓日上帘旌,又听林鸠逐妇声。

可笑天公无定向,只随汝辈作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