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畏虎
小儿不畏虎。宋代。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宋代]:苏轼
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有婦人晝日置小兒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就懼;而兒癡,竟不知。虎亦尋卒去。噫,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欤!
译文
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安置在沙滩上,而自己去河边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了下来,妇人慌忙地潜入水里来躲避老虎,两个小孩还是像刚才一样在沙滩上玩耍。老虎仔细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来触碰他们,希望让其中一个能够感到害怕,可是小孩很天真,最终还是不知道害怕,最后,老虎终于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先要对人施加威风来吓唬人;可是(对于)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风也就没有施展的地方!
注释
浣衣:洗衣服。
自若:神情不紧张。
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
意虎之食人 意:估计。
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至以首抵触 首: 头。
虎亦寻卒去 卒: 最终。寻:副词,随即,不久。去:离开
仓皇:匆忙而慌张。
惧:害怕 。
被:施加,给......加上。
意:估计,推断。
置:安放。
驰:向往。这里指:老虎从山上(往沙滩)跑下来。
避:躲避
痴:此指无知识。
昼日:白天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明代:
王世贞
脱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吾人实龙矫,白日天崔嵬。
广陆奏清商,悲风四垂来。俯仰狎世观,一二当中怀。
脫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吾人實龍矯,白日天崔嵬。
廣陸奏清商,悲風四垂來。俯仰狎世觀,一二當中懷。
元代:
杨允孚
北阙东风昨夜回,今朝瑞气集蓬莱。日光未透香烟起,御道声声驼鼓来。
北阙東風昨夜回,今朝瑞氣集蓬萊。日光未透香煙起,禦道聲聲駝鼓來。
:
汪精卫
朝晖流影入云罗,尽熨风纹似镜磨。一种清明和悦意,欲将坦荡托微波。
朝晖流影入雲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将坦蕩托微波。
宋代:
徐钧
王郎百万肆凭陵,谁集渔阳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兴从此创基成。
王郎百萬肆憑陵,誰集漁陽上谷兵。
一剪妖氛河北定,中興從此創基成。
元代:
谭处端
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颠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雲,一輪月照曹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