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陈维崧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就像凌厉凄冷的并刀,一派令人酸目的狂风,席卷呼啸而来声如怒涛。荆州一带少年们并马驰骋,长得粗犷豪放,躺卧栎林,醉后弯弓射击大雕。

微微醉意中回忆着荆轲高渐离,燕赵之地至今悲歌未消,回忆往昔而今仍觉易水凄寒,今天我又慷慨豪迈地跨过豫让桥。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时属的燕赵地区。

并(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

一派:一片。

酸风:北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

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古属燕赵之地。

皂栎(lì)林:栎,树名,产于北方。杜甫《壮游》“呼鹰皂栎林”。注:地在齐地。

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此代指行侠仗义的刺客。

燕赵悲歌:指荆高送别事。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县附近。

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主编;许逸民副主编;刘勇强,郭英德,马亚中本卷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第4卷:中华书局,2007.06:333

2、弓保安著.清词三百首今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06:164-165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1668年),正值文字狱盛行之日,作者自北京南游开封、洛阳,此词可能是途中所作,且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作者行至易水和豫让桥,这一年他四十四岁,想起当年荆轲、高渐雕的燕赵悲歌之事,尚为诸生,潦倒名场,壮志未酬,慷慨怀古,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1、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清及近代部分:湖南出版社,1995.12:144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08:283-284

陈维崧简介

唐代·陈维崧的简介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 陈维崧的诗(1064篇)

猜你喜欢

明代沈周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孙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诗因次韵并寄允迪以

郭印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

夜中一雨知无价,陌上三农庆有年。

春感

宋代陈纪

唾壶壮气已休休,呼酒田翁与动酬。

九十日春长是雨,三千丈发总缘愁。

寄息耘

元代德祥

颜颜白发人,窄窄黄茅屋。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

狂来溪上行,长歌饮溪绿。家藏一束书,懒教儿孙读。

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

宋代葛胜仲

黑头自致已三旌,暂寄江湖适性情。五总龟游钦学富,九皋鹤立见神清。

西雍宁累飞章荐,东閤频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兹投劾未能轻。

大风上陶然亭和壁间韵四章 其一

清代吴曾徯

尘界何人悟太空,飞鸿回首影匆匆。三千归路愁吟里,九十春光客梦中。

黯淡黄沙昏落照,萧骚绿苇战遥风。閒亭借此聊清睡,一任回来鬓发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