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陈维崧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清代]:陈维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就像凌厉凄冷的并刀,一派令人酸目的狂风,席卷呼啸而来声如怒涛。荆州一带少年们并马驰骋,长得粗犷豪放,躺卧栎林,醉后弯弓射击大雕。

微微醉意中回忆着荆轲高渐离,燕赵之地至今悲歌未消,回忆往昔而今仍觉易水凄寒,今天我又慷慨豪迈地跨过豫让桥。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韵。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时属的燕赵地区。

并(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带出产的刀具,以锋利著称。

一派:一片。

酸风:北风;指冬天的风,也指寒风。

三河年少客:指好气任侠之辈。三河:河东、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带。古属燕赵之地。

皂栎(lì)林:栎,树名,产于北方。杜甫《壮游》“呼鹰皂栎林”。注:地在齐地。

荆高:荆指荆轲。高指高渐离,此代指行侠仗义的刺客。

燕赵悲歌:指荆高送别事。韩愈《送董邵南序》:“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县附近。

豫让桥:即豫让隐身伏击赵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参考资料:

1、袁行霈主编;许逸民副主编;刘勇强,郭英德,马亚中本卷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 第4卷:中华书局,2007.06:333

2、弓保安著.清词三百首今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06:164-165

创作背景

  康熙七年(1668年),正值文字狱盛行之日,作者自北京南游开封、洛阳,此词可能是途中所作,且与《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同时作。作者行至易水和豫让桥,这一年他四十四岁,想起当年荆轲、高渐雕的燕赵悲歌之事,尚为诸生,潦倒名场,壮志未酬,慷慨怀古,写下此词。

参考资料:

1、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清及近代部分:湖南出版社,1995.12:144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词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08:283-284

陈维崧简介

唐代·陈维崧的简介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 陈维崧的诗(1064篇)

猜你喜欢

西招四时吟 其三

清代和琳

南山看雾起,雷为雨吹嘘。淡淡秋无迹,淙淙夜不虚。

池塘堪浴佛,稞麦渐仓储。更喜羊脂厚,厨供大嚼初。

高士颂九十一首 其七十一 韩康

明代黄省曾

伯休谢俗,斸药青冥。通都树价,细女举名。飘然改业,遐蔽霸陵。

佯随国聘,俄蹈虚真。

读何氏集三十韵

明代胡应麟

寥落黄初后,词坛更几人。齐梁纷藻绘,元宋转荆榛。

盛世占龙马,明时起凤麟。黄河悬日月,嵩岳降星辰。

送慧上人之九顿岭 其七 赠刘元善

刘崧

故人东去维扬日,学士亲题送别诗。一代风流嗟已矣,十年漂泊更何之。

久传大府承簪笔,犹滞沧江理钓丝。寂寞旧游临汝曲,秋风雕鹗起遐思。

次韵唐彦英留题学舍

宋代李若水

篆壁蜗涎细,织檐蛛网圆。

小轩幽梦破,竹露湿茶因。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

清代张问陶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

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