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咏雁诗

[唐代]:韦承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路途中看到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

南中:指岭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尔:你。一作“汝”。同归:一同返回。《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1

创作背景

  这首《南中咏雁》,《全唐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为《南行别弟》,但《文苑英华》作韦承庆诗,且诗中所写与别弟事无涉,故此诗著作权当归韦承庆。唐中宗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1-42

韦承庆简介

唐代·韦承庆的简介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 ► 韦承庆的诗(8篇)

猜你喜欢

辨水

清代牛焘

君不见,东坡调水传佳话,全凭清浊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诗骨清人肺。

又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石水斗泥资灌溉。有时汲之供烹啜,不闻饮者比沆瀣。

即席赠任棠山

明代杨慎

红湿城中仙里,香霏阁下人家。幸遇风流地主,浑忘飘泊天涯。

六彩狂呼琼略,百杯烂醉金沙。何日公寻黄石,壁津共泛灵槎。

四月朔旦过黄山哭刑部百求弟道中五首

宋代陈著

河流曲折二十里,过了黄山始直礴。

今日卸船须得早,鄮峰已在眼花中。

扁舟撒网图

明代张宁

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云溪杂咏

郭印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见夏亦寒。

次韵尧明如皋道中五首 其五

宋代吕本中

侯喜学诗新有声,坐中忽遇老弥明。故知麦饭与藜藿,不识虞卿醒酒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