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蕙诗

[魏晋]:繁钦

蕙草生山北,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夙夜惧危颓。

寒泉浸我根,凄风常徘徊。

三光照八极,独不蒙余晖。

葩叶永雕瘁,凝露不暇晞。

百卉皆含荣,己独失时姿。

比我英芳发,鶗鴂鸣已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蕙草生长在大山的北面,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蕙草生长在背阳的高峰上,日夜担忧唯恐坠落下来。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我的根,寒冷的风随时吹打着我的身躯。

日、月、星的光辉能普照大地,然后由于山崖的阻隔,蕙草只能承受到一点微弱的光线。

花和叶子一直都很枯槁,身上也一直披着露霜。

百花盛开之季,而蕙草却独独发育迟缓而显得与季节不合。

待到蕙草开花的时候,已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了。

注释

蕙(huì)草: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俗名“佩兰”,绿叶紫花,有清香味,魏武帝(曹操)以之为香烧之,俗习以为佩带它可以除臭避疫。

阴崖:背阳的山崖。

夙夜:朝夕,日夜。危:原指危险,这里是高处之意。颓(tuí):坠落。

徘(pái)徊(huái):回旋往返,意为随风摇摆。

三光:指日、月、星的光芒。八极:八方之极远之地,极言其远。

蒙(méng):蒙受,承受。余晖:傍晚的阳光,这里指微弱的光线。

葩(pā):花。瘁(cuì):同“悴”,憔悴,枯萎,枯槁。

暇(xiá):闲暇。晞(xī):消失,逝去。

百卉:百花。荣:花木的花。

时姿:时节下的姿态。

比:等到。

鶗(tí)鴂(jué):杜鹃鸟。杜鹃鸟常常暮春时鸣叫,因而它的叫常常是花落时节的象征。

参考资料:

1、夏传才主编;张兰花,程晓菡校注.《三曹七子之外建安作家诗文合集校注(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06:第35-36页

2、萧涤非,姚奠中,胡国瑞等著.《汉魏晋南北朝隋诗鉴赏词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03:第172页

创作背景

  作者繁钦身处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自己虽有才能,但社会环境的险恶,使他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而诗中兰花的这一不幸遭遇,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于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写下了该诗。

参考资料:

1、俞为民编选.《深谷幽香·兰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第16页

繁钦简介

唐代·繁钦的简介

繁钦(?-218)字休伯,东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 ► 繁钦的诗(15篇)

猜你喜欢

题可山梅花岩

宋代张炜

高人深欲买山居,常办栽梅养鹤图。

喜有名园邻水月,不妨清梦忆江湖。

东蒙秋日

清代程云

九日易为风,凄其远望同。碧山分雪白,黄叶变霜红。

客梦初闻雁,乡心久忆菘。祇今将改岁,何以谢东蒙。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其一

宋代曹彦约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

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

赠张长史时言 其一

严嵩

鲁卫亲藩大,衡庐楚道长。除书登国傅,归棹指江□。

仙酝浓堪致,家音近易将。河间今礼乐,陪从有□□。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二康乐楼

宋代苏辙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长安肆中有拥书甚富而秘不示人诗以异之

明代凌义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为惜牟珠剩几多。凭仗血诚通姓字,一编高拥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