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刘长卿 >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代]: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

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

注释

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

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台已倾废。语出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摇落而变衰。”

野寺:位于偏地的寺庙。这里指吴公台上寺。

依:靠,这里含有“依恋”之意。

旧垒:指吴公台。垒:军事工事。按吴公台本为陈将吴明彻重筑的弩台。

磬: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因是秋天,故云“寒磬”。寒磬:清冷的磬声。

空林:因秋天树叶脱落,更觉林空。

南朝事:因吴公台关乎到南朝的宋和陈两代事,故称。

惆怅:失意,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南朝:宋、齐、梁、陈,据地皆在南方,故名。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4页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长卿旅居扬州之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长期居住的洛阳落入乱军之手,诗人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秋日登高,来到吴公台,写下这首吊古之作。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47-248页

刘长卿简介

唐代·刘长卿的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 刘长卿的诗(459篇)

猜你喜欢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十五

清代姚燮

二鼓黄垒堡,三鼓香城村。旋风飐轮角,沙叶为蔽昏。

大河莽东注,石闸西营屯。奔蹄不受役,纵性投沄浑。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二

明代湛若水

嘐嘐嗟断金,悠悠结同心。同心苟不固,胶漆亦未深。

杯酒出肺腑,按剑起知音。朝为鱼水欢,暮为商与参。

投壶

宋代刘子翚

暇日宾月集,投壶雅戏同。

傍观惊妙手,一失废前功。

重游鼎湖山短吟八首 其二

近现代许南英

竹兜轻又快,五步当十步。彳亍阡陌间,牛与人争路。

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一

明代于慎行

空谷有佳人,素质明秋霜。凌风拾翠羽,皎皎双明珰。

负薪日惨廪,怨此江路长。红颜委中野,三叹以徬徨。

赋得石琴送陈健夫往零陵

清代屈大均

端州白石天下稀,声含宫商人不知。斲瑶琴长四尺,轻如一片番流离。

石音最是难调者,碧玉老人能大雅。繇来太古本无弦,不是希声知者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