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唐代]: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各自关上了柴门。

风清月朗自是一个迷人的夜晚,可这优美的山川不是自己的家园。

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花白的头发与明亮的灯光辉映,灯花何必溅着斑斓的火花报什么喜讯。

注释

故园:故乡。

石泉流暗壁:即暗泉流石壁。

草露滴秋根:即秋露滴草根。秋根:秋天的草根。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创作背景

  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作者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见到瀼西一带,地势平坦,清溪萦绕,山壁峭立,林寒涧肃,草木繁茂。作者居住的山村,黄昏时分寂静祥和,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便有感而作。

参考资料:

1、张超 .唐宋名家诗文赏析 .北京市 :线装书局 ,2007年 :98页 .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

唐代李群玉

八月湖浸天,扬帆入秋色。岷峨雪气来,寒涨潇湘碧。
子真冥鸿志,不逐笼下翼。九女叠云屏,於焉恣栖息。
新诗山水思,静入陶谢格。困醉松花春,追攀紫烟客。

立秋前荷溪

清代戴亨

书斋西数武,别有远尘天。芒履偶然到,沧洲久自专。

藤萝垂暮雨,桑柘起疏烟。景色新秋近,轻凉亦可怜。

江南意

明代高启

妾本南国姝,父母爱如珠。

貌岂惭明镜,身才称短襦。

洮湖纪兴 其二

明代王樵

西对三茅意自閒,谁知湖外有青山。小楼堪筑平沙上,两面回看兴未阑。

戴胜词

唐代王建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四用前韵酬达夫 其九

宋代刘弇

提壶芦能送好声,客来长是及门迎。惜花待著连天幕,赌酒须翻卷海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