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浣溪沙·忆旧

浣溪沙·忆旧

[宋代]:苏轼

长记鸣琴子溅堂。朱颜绿发映垂杨。如今秋鬓数茎霜。

聚散交游如梦寐,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避桐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常常记着宓子贱弹琴治理单父的故事。过往红润颜容和乌黑头发映照着垂柳。如今已有数根鬓发白得就像霜雪一般。

结交朋友的离离合合就如同身在梦中。仕途得失进退这等闲事就别去想它了。朱仲卿终也没离开人民爱戴他的桐乡。

注释

鸣琴子贱堂:“子贱”即孔子宓不齐(字子贱),“鸣琴子贱堂”即“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的典故(见《吕氏春秋?论部》卷二十一〈开春论?察贤〉)。(也作“鸣琴化洽”、“鸣琴单父”)

朱颜:红润美好的颜容,借指青春年少。

绿发:“绿”指乌黑,“绿发”即乌黑的头发。

秋鬓:苍白的鬓发。

聚散:相聚和分离。

交游:交际、结交朋友。

梦寐:睡梦。

升沉:即“升降”,旧时指仕途得失进退。

仲卿终不避桐乡:“仲卿”即西汉中叶时人朱邑(字仲卿,官至大司农),“避”指离开,“仲卿终不避桐乡”即“朱邑归葬桐乡”的典故(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另附相关原文节录如下)。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唐代马戴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见荻花。

成都西郊即兴

近现代陈仁德

客馆终朝掩幔帏,偶来郊外叩荆扉。田头觅食群鸡逐,水畔衔泥乳燕飞。

油菜新开花似海,柳芽才露叶如锥。果然西蜀风光好,极目天涯尽翠微。

美人临镜 其二

明代袁宏道

强起淹馀睡,柔多艳亦多。笑时添两靥,恨至叠双蛾。

印指生寒晕,分钗割水波。休将月月比,仙子不如他。

送王给事中贤归山东

明代曹义

几年簪笔侍彤闱,此日承恩衣锦归。北阙辞时清漏彻,东蒙望处白云飞。

秋晴驿路砧声远,露冷关河树影稀。悬想焚黄先垄日,森森宰木倍生辉。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唐代张说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时闲。不酌他乡酒,惟堪对楚山。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于仲文

宋代林同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

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