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苏轼 >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注释

⑴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⑵幽人:幽隐之人。

⑶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

⑷炯(jiǒng):光明貌。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⑸香雪:指杏花片。

⑹吸:饮。

⑺栖:生长。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8-79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00-101

创作背景

  此诗于元丰二年(1079)。据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诗话》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书,在武宁宰吴节夫家,今刻于黄州。”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94-395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8-79

苏轼简介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猜你喜欢

淮西军大破贼兵连六告捷喜成口号二首 其一

宋代叶梦得

一战聊麾十万师,西来捷报走黄旗。六骡壮骑终须去,九虎将军亦谩为。

面内疲民元不改,从中胜算自无遗。临轩想见天颜喜,百辟欢声动玉墀。

江行杂感 其一

清代王孙蔚

才离越岭又吴湄,寥落江湖忆故居。感愤千秋《鹦鹉赋》,雅骚一代《鹧鸪》诗。

篱栽黄菊知今是,路入桃花自古疑。乘兴莫停明月棹,辋川山色待王维。

公娼行

洪繻

华人以娼为败风,东人以娼作奉公。王家徵税夜夜同,公娼厅事明灯红。

插花盈头发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贴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摇玲珑。

写怀

明代张羽

心上无俗事,禅余只好吟。

命穷甘白屋,身健直黄金。

颂古五十五首

宋代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送缪公子公俨之江浦兼简孙大渊如三首 其三

清代洪亮吉

好因鲂鲤答枯鱼,总觉蛩蛩念巨虚。白日怀人当槛坐,红云羡尔对江居。

身名莫笑中条叟,乡里须乘下泽车。丙舍一椽松数尺,未妨他日访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