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宋代]: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間置酒清香發,争挽長條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飲,勸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聲斷月明中,惟憂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風惡,但見綠葉栖殘紅。
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注释
⑴散余春:一作“报余春”。
⑵幽人:幽隐之人。
⑶褰(qiān)衣:用手提起长袍。
⑷炯(jiǒng):光明貌。青苹: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⑸香雪:指杏花片。
⑹吸:饮。
⑺栖:生长。
参考资料:
1、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8-79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00-101
创作背景
此诗于元丰二年(1079)。据宋人王十朋注解:“按先生《诗话》云:‘仆在徐州,王子立、子敏皆馆于官舍。蜀人张师厚来过,二王方年少,吹洞箫,饮酒杏花下。’”可知作于徐州任上。又宋人施元之注解:“真迹草书,在武宁宰吴节夫家,今刻于黄州。”
参考资料:
1、霍松林.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94-395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8-79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宋代:
陆游
长生固非道,得道自长生。书不传关尹,言谁契广成。
罗浮观日出,句曲听松声。闻说长安好,何妨醉太平。
長生固非道,得道自長生。書不傳關尹,言誰契廣成。
羅浮觀日出,句曲聽松聲。聞說長安好,何妨醉太平。
清代:
沙元炳
满面英灵气。有平生、撑肠拄腹,五千文字。读破诗书兼读律,打叠通何再世。
奈举目、河山都异。论语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经生事。
滿面英靈氣。有平生、撐腸拄腹,五千文字。讀破詩書兼讀律,打疊通何再世。
奈舉目、河山都異。論語為薪玄覆瓿,莽乾坤、那有經生事。
宋代:
李师中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
時屬艱危應有系,天於名教豈無心。
大都狂賊終須滅,未殺忠臣禍不深。
宋代:
尤袤
峥嵘楼阁插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
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
峥嵘樓閣插天開,門外湖山翠作堆。
蕩漾煙波迷澤國,空蒙雲氣認蓬萊。
清代:
顾贞立
东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阁前山水画,晚妆楼外辋川图。
燕子引新雏。
東亭好,疏雨逗庭梧。小酉閣前山水畫,晚妝樓外辋川圖。
燕子引新雛。
明代:
黄衷
光国宁嫌匹士稀,猎时熊虎入占非。青麟绣蟒四朝遇,风鬓霜髭八座归。
河上莺花浑御气,眼前云鸟旧兵机。潞公异数都门在,肯放闲情到翠微。
光國甯嫌匹士稀,獵時熊虎入占非。青麟繡蟒四朝遇,風鬓霜髭八座歸。
河上莺花渾禦氣,眼前雲鳥舊兵機。潞公異數都門在,肯放閑情到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