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怀古

[唐代]:陈子昂

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喂饱马儿来到城郊野外,登上高处眺望古城襄阳。

仍因堕泪碑而感到悲伤,又想起孔明的宏伟政纲。

城邑从这里远分为楚国,山川一半入吴到了江东。

丘陵在平原上陡然显现,圣人贤人几乎凋亡一空。

田野树木断于苍茫烟雾,渡口亭楼在晚气中孤耸。

有谁知道我这万里行客,缅怀古昔正在犹疑彷徨。

注释

岘山:又名岘首山,位于湖北襄阳城南九里,以山川形胜和名人古迹著称。

秣马:喂马,放马。临:临近。这里是来到之意。荒甸:郊远。

旧都:指古襄阳城。岘山属襄阳治,名城襄阳当汉水之曲,与樊城隔水相望,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距襄阳县西二十里,为隆中,即卧龙先生草庐对策之地。襄阳故城,即其县治。

堕泪碣;即岘山上的羊祜碑(碑为方形,碣为圆形。这里即指碑)。

卧龙图:指诸葛亮的谋略。应专指《隆中对》。

“城邑”句:战国时襄阳为秦、楚交界之处,故云“城邑遥分楚。”

“山川”句:襄阳在汉水之滨,汉水入长江,长汉经楚入吴,以上两句写在岘山所见辽阔境界。

“丘陵”二句:意思是:丘陵空自高出于平原;而圣贤该有多少已经谢世,二无继起者。慨叹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代谢。

“野树”二句:是说远处荒野林木,被苍茫的雾气遮断了;渡口的楼台在傍晚的烟霭中孤零零地耸立着。

万里客:离家远行的游子,指作者自己。

踌蹰:忧愁徘徊的样子。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6-77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陈子昂出蜀入京途中。当时作者登临岘山,不觉发思古之幽情,写下这首怀古诗。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76-77

陈子昂简介

唐代·陈子昂的简介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 陈子昂的诗(167篇)

猜你喜欢

雪霁

元代周权

寒侵竹屋瓦灯青,独据枯梧兴似僧。落月推窗看残雪,梅花半树一溪冰。

题郡园亭馆

宋代赵抃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曹氏寒碧即事

宋代葛绍体

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疎花此更宜。

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

蛾眉 其七十一

近现代吴妍因

胭脂金粉并飘零,半面徐妃劫亦经。台上杨稊才一瞥,飞花又自化浮萍。

踏莎行 晓阴

近现代章士钊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上巳宴集懋社十二首 其四

清代瞿士雅

酒满金船花满枝,年年高会趁花时。

莺啼燕语芳菲节,春水晴山祓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