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罗隐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年将近在篱笆边,几枝菊暂且开得欢。

白雪裁剪出细蕊密,金蕾开放香气连连。

千年曾为贫士之酒,一生都被霜雪摧残。

春日花丛不要轻薄,彼此行止都是天然。

注释

岁云暮:即岁暮。一年将近时。

纤蕊:纤细的花蕊。

白衣:犹布衣,古未仕者著白衣。

青女霜:青女,神话中霜雪之神。

轻薄:轻浮刻薄,不厚道。

行藏:谓出仕即行其所学之道,或者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但据诗意可知作于秋日菊花盛放之时。作者生活在动乱迭起的晚唐时代,久受压抑,其所作之诗,多讽刺现实或官僚集团,这首诗即是借咏物而刺世之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60-161

罗隐简介

唐代·罗隐的简介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 罗隐的诗(384篇)

猜你喜欢

雨夜舟中

宋代强至

岸鸣连夜雨,舟系数家村。

防盗频敲柝,愁吟早闭门。

虞美人 枫桥夜泊寄采湘

清代赵我佩

桃花潭水深如许。只是伤离绪。骊歌唱罢柳枝词。从此江南江北、两相思。

乌啼月落人何处。难系行舟住。还家有梦亦匆匆。何况一枝柔橹、一声钟。

偈颂六十五首

宋代释普济

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

寄题潘少承西樵山房

明代黎民表

新营丹室铁泉山,千树梅花不共攀。

夜夜京华成短梦,白云红叶屋三间。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六

清代龚自珍

此地求沿革,当年本合并。林岚陪禁近,词庙仰勋名。

水榭分还壮,云廊改更清。诸公齐努力,谁得似桐城。

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

宋代晁补之

斗鸡击剑邺王台,万古英雄死不埋。

子去悲歌宜有和,露萤白首亦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