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夜饮

[唐代]: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像淮阳太守汲黯经常卧病,偶而喝杯酒解忧愁,客居异乡衣袖上结满清霜,只有与灯烛作伴。

台阶下的积雪像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明年又有谁在此凭依栏杆?

注释

淮阳多病:用汉代汲黯自喻。《汉书·汲黯传》:汲黯因屡谏而出为东海太守,“多病,卧阁内不出”。后徙为淮阳太守,“黯付谢不受印绶,诏数强予,然后奉诏。召上殿,黯泣曰:‘……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求欢:指饮酒。

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与:对,向。

砌:台阶。

谁此:谁人在此。阑干:即栏杆。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5-676

2、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09

创作背景

  杜牧因刚直敢言,屡次进谏,多次被流放。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他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

参考资料:

1、肖剑.唐诗鉴赏大典.北京:长征出版社,1999 :1583

杜牧简介

唐代·杜牧的简介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 杜牧的诗(438篇)

猜你喜欢

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 其二

宋代郭祥正

岛屿回环水绕堤,碧芦青荇密相依。凌风战舰知何处,落日游人尚未归。

细细佛香时入坐,双双沙鸟静忘机。史君自是蓬莱客,倚遍栏干恋翠微。

九月初五日得三弟京闱第三报志喜仍用散木韵践前约也 其三

明代袁宏道

磊块破除休,几年禽向游。全家呼季子,举国号糟丘。

帝里云霞烂,故山松桂秋。名成不受爵,同上五湖舟。

广州竹枝辞 其五

何绛

坡山渡口春草齐,番山谢豹山中啼。可怜一夜潇潇雨,犹向东风忆蜀西。

朱儒诵

两汉佚名

臧之狐裘。

败我于狐骀。

望云思亲图

唐代王翰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

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屿南宿别贡士林执中

明代王恭

红烛离堂酒半醒,骊歌今夕若为听。故人好是身随桂,浮客空嗟迹类萍。

花屿晚钟湖上别,凤台春树梦中青。应知昼绣长林下,白首还来到玉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