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

[明代]: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一路经过大梁城,旭日初升照着河流关山。

阳光下翻滚的浪涛把龙宫摇撼,狂风扫平了大雁栖息的沙滩。

斜倚着宝剑感叹身世飘泊不定,张帆快行旅途心情暂时舒展。

茫茫一片不知身在什么地方,空旷处有船棹歌声声传到耳旁。

注释

大梁:古地名,即今河南开封。

关河:原指函谷关、蒲津关等与黄河,后多泛指山河。

龙窟:龙住的地方,此处指水底。

雁沙:大雁栖息的沙地,此处指黄河岸边的沙滩。

空外:天外,空中。

棹(zhào)歌:船工行船时所唱之歌。

参考资料:

1、宋丽静选注.宋元明清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10:142

2、李梦生注译.元明诗一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07月:120

创作背景

  诗人从开封出来,渡黄河,然后西游秦晋或北游燕赵,具体时间和游踪不详。这首诗是为描写离开大梁城北渡黄河的情景而做。

参考资料:

1、侯全亮,孟宪明,朱叔君选注.黄河古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09:206

2、麻守中,张军主编.历代旅游诗文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10月:102

谢榛简介

唐代·谢榛的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 谢榛的诗(749篇)

猜你喜欢

题王晋卿所藏郑虔著色山水图

宋代曾肇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

汉铙歌十八曲 其十七 远如期

明代王世贞

远如期,招四夷。皇帝坐殿上,麒麟辟邪,符拔騊駼。

拖沓焉施弛,苑囿付民居。诏司农,罢轮台。皇帝坐殿上,干羽舞两阶。

夏日饮表弟刘敬宇水亭四首 其二

明代于慎行

别业中丞旧,新塘凿更奇。亭深凫雁渚,树老凤凰枝。

惜往宁多日,徵欢又一时。洗杯酬爱弟,偏忆渭阳诗。

养儿行

明代李东阳

朝廷养公公养儿,儿为心腹股肱谁?当时意气各相许,儿

不负公公负主。

元夕灯词 其七

弘历

九华双炬照长楼,楼上仙人来往游。今岁看灯有新使,孜孜益凛固金瓯。

望江南

卢前

承徐沈,词话尚能鸣。后起蓉湖为世诵,常州坛坫得先声。

齐物仰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