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
送陆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宋代。苏泂。 先生天下名,有耳谁不知。区区以蠡测,于海徒赘辞。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文章起婴慕,德行随萧规。昨闻挂衣冠,固共识者疑。岂期平生学,终郁海里施。先生健而武,神志元未衰。每登渔隐堂,再拜奉履綦。留我坐终日,诲我忘其疲。送我出重门,行步又若飞。或捉笔大书,或脱口赋诗。或时几酌我,自倒金屈卮。我出谓客言,先生寿期颐。上为天下贺,下以贺吾师。在郊一角麟,藏六五总龟。先生固高世,而世肯我违。情知渭滨载,谩道渊明归。果然一札下,未觉十年迟。堂堂孝庙史,当代谁宜为。二十八年间,凡事公见之。英灵果在天,笔削讵敢私。矧惟陛下圣,益重黄发咨。湖山晚无用,遭逢乃今兹。先生顾谓我,万物各有时。
[宋代]:苏泂
先生天下名,有耳谁不知。
区区以蠡测,于海徒赘辞。
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
文章起婴慕,德行随萧规。
昨闻挂衣冠,固共识者疑。
岂期平生学,终郁海里施。
先生健而武,神志元未衰。
每登渔隐堂,再拜奉履綦。
留我坐终日,诲我忘其疲。
送我出重门,行步又若飞。
或捉笔大书,或脱口赋诗。
或时几酌我,自倒金屈卮。
我出谓客言,先生寿期颐。
上为天下贺,下以贺吾师。
在郊一角麟,藏六五总龟。
先生固高世,而世肯我违。
情知渭滨载,谩道渊明归。
果然一札下,未觉十年迟。
堂堂孝庙史,当代谁宜为。
二十八年间,凡事公见之。
英灵果在天,笔削讵敢私。
矧惟陛下圣,益重黄发咨。
湖山晚无用,遭逢乃今兹。
先生顾谓我,万物各有时。
先生天下名,有耳誰不知。
區區以蠡測,于海徒贅辭。
弟子事先生,丱角以至斯。
文章起嬰慕,德行随蕭規。
昨聞挂衣冠,固共識者疑。
豈期平生學,終郁海裡施。
先生健而武,神志元未衰。
每登漁隐堂,再拜奉履綦。
留我坐終日,誨我忘其疲。
送我出重門,行步又若飛。
或捉筆大書,或脫口賦詩。
或時幾酌我,自倒金屈卮。
我出謂客言,先生壽期頤。
上為天下賀,下以賀吾師。
在郊一角麟,藏六五總龜。
先生固高世,而世肯我違。
情知渭濱載,謾道淵明歸。
果然一劄下,未覺十年遲。
堂堂孝廟史,當代誰宜為。
二十八年間,凡事公見之。
英靈果在天,筆削讵敢私。
矧惟陛下聖,益重黃發咨。
湖山晚無用,遭逢乃今茲。
先生顧謂我,萬物各有時。
唐代·苏泂的简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
► 苏泂的诗(397篇) 〕
明代:
黎民表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
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
招搖有桂樹,結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潔常不移。
以茲孤直性,貢之白玉墀。春風被蘭茝,榮耀同一時。
元代:
耶律楚材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径畔春泉碧,云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还似识,相亲水鸟自忘情。遐方且喜丰年兆,万顷青青麦浪平。
二月河中草木青,芳菲次第有期程。花藏徑畔春泉碧,雲散林梢晚照明。
含笑山桃還似識,相親水鳥自忘情。遐方且喜豐年兆,萬頃青青麥浪平。
:
刘摰
槲林秋叶青玉繁,枝间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匀腻舒玄云。
老猿顾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劳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啸生壁间。
槲林秋葉青玉繁,枝間倒挂秋山猿。古面睢盱露瘦月,氄毛勻膩舒玄雲。
老猿顧子稍留滞,小猿引臂勞攀援。坐疑跳踯避人去,彷佛悲嘯生壁間。
:
项安世
未赴成都先梦到,才逢蜀客便心亲。
江陵一见蒲居士,似向严家访阿遵。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宋代:
虞俦
别乘词锋不费磨,江山得助想经过。
离情柳色长亭暮,愁绪梅腮细雨多。
别乘詞鋒不費磨,江山得助想經過。
離情柳色長亭暮,愁緒梅腮細雨多。
清代:
徐宗干
峰峦一抹衬秋晖,古木萧疏露翠微。猿抱悬崖千丈啸,鸦栖落叶半天飞。
梵音泉石心思彻,诗境匡庐面目违。绝顶百围吟远籁,尚留红树带霜肥。
峰巒一抹襯秋晖,古木蕭疏露翠微。猿抱懸崖千丈嘯,鴉栖落葉半天飛。
梵音泉石心思徹,詩境匡廬面目違。絕頂百圍吟遠籁,尚留紅樹帶霜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