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唐代]:白居易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

注释

春词:春怨之词。

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

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

思量:思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和三年(829)春天。这时朝廷中宦官气焰日张,白居易的好友宰相韦处厚已经逝世,李宗闵勾结宦官将出任宰相,政敌王涯也于这年正月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常卿。所以是年春天,对作者来说是个极不愉快的季节。于是作得此诗。

参考资料:

1、朱金城,朱易安著.国学经典导读 白居易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01:202

白居易简介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 白居易的诗(2585篇)

猜你喜欢

和虚斋劝农十诗

宋代郑清之

迢递层阴晓自开,仙丹花底问瀛莱。

文章太守非游衍,为省春耕物地来。

题遗直轩

宋代余淳礼

二苏翰墨仙,同谪百蛮里。

时有田舍翁,结茅住行李。

横浦十咏 其八 东坡祠

宋代刘黻

何年海上还,坐镇此山川。笔砚归京阙,衣冠带瘴烟。

一生忠胆在,万古党名传。吾道多流落,西风问老天。

咏松三首 其三

弘历

高标迥出重霄秀,本色常留四季青。为重坚贞栽砌畔,绿阴如滴满轩庭。

过郧乡寒食日

宋代张嵲

苍茫云树渺相迎,山县烧余祗故城。

鸡犬不闻仍禁火,经过转见乱离情。

画胡

明代顾璘

历历尘沙貌,棱嶒怪尔殊。寒云缠毳服,猛气映虬须。

万里明王贡,群方混一图。追伤衰晋末,无力斩休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