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符-中小学词典 > 诗词 > 佚名 > 国风·豳风·破斧

国风·豳风·破斧

[两汉]:佚名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é)。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方形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匡正四方之国平息了叛乱。可怜我们这些战后余生人,也是非常命大亏苍天有眼!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齐刃凿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教化得四方之国秩序井然。可怜我们这些九死一生人,得苍天佑护结局多么良善!

激烈征伐中椭形斧砍坏了,我们的独头斧也砍得缺残。英武的周公率领我们东征,四方之国边疆巩固又安全。可怜我们这些劫后余生人,也真是吉庆有余福禄无边!

注释

豳(bīn):古都邑名,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一带。

斧:斧头。圆孔曰斧。

斨(qiāng):斧的一种。方孔曰斨。

四国:指殷、管、蔡、霍,即周公东征平定的四国。或以为殷、东、徐、奄四国。一说“四方之国。皇:同“惶”,恐惧。毛传释为“匡”,《尔雅·释言》:“匡,正也。”

哀:可怜。一说哀伤,一说借为爱。我人:我们这些人。斯:语气词,相当于“啊”。

孔:很、甚、极,程度副词。将:大。

錡(qí):凿子,一种兵器。一说是古代的一种锯。

吪(é):感化,教化。一说震惊貌。

嘉:善,美,好。

銶(qiú):即”锹“。一说是独头斧。

遒(qiú):团结、安和之意。《毛传》:“固也。”《郑笺》:“敛也。”一说是臣服。

休:美好,与”嘉“”将“意同。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314-317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07-310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管蔡等四国之民对周公赞颂的歌。周武王灭纣,据有天下,封纣子武庚于殷。武王死,成王年幼,由周公辅政,武庚、管、蔡、徐、奄等国叛周。周公率兵东征,历时三年,平定叛乱。管、蔡、殷、奄等四国之民因作此歌以赞美周公。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314-317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07-310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 ► 佚名的诗(421篇)

猜你喜欢

齐天乐•庚申三月重过象坊桥

近现代陈匪石

番风过尽春如梦,纷纷坠红谁管。絮逐云飞,尘随马起,时霎轻寒轻暖。

经行未懒。正如血斜阳,凤城西畔。隔叶黄莺,数声啼破翠云晚。

试陈瞻 其二

宋代李之仪

疏帘弄影不惊尘,百忆恒沙认此身。转盼回头已陈迹,那知犹作未归人。

送瘳子晦倅湖还别四绝

明代陈淳

松窗梅雪岁寒余,奉别城东古驿头。

君去有行应可乐,我来独学重为忧。

陈仲怡刺史留饮寓斋看灯屏同李蘧门作

清代吴敬梓

烟绡雾縠称丝绝,中含火齐光皎洁。鲸鱼鳞甲动蚖膏,秀华掩映管弦咽。

风流太守解组归,爱客开樽灯月煇。灭烛留髡客不去,不知门外雪霏霏。

临刑诗

明代林荐

愿续当年李侍郎,遗言谢世报高皇。独怜一片忠贞骨,不死沙场死法场。

仙姑对奕图

元代黄庚

碧玉花冠素锦裳,对拈棋子费思量。

终年不下神仙着,想是蓬莱日月长。